特朗普关税实时更新:中美贸易战现实在更广泛的“亚马逊卖家”出现恐慌
发布时间:2025-4-11
作者:admin
文章分类:国际快递
本文作者:易起国际速递
声明:本文内容旨在提供关于国际速递服务的通用信息。文中涉及的价格、时效、服务内容等因素受实际海关政策、季节变化、产品性质、仓位、国际行情市场波动等不可控情况影响较大,因此涉及价格、服务、资质说明及案例等内容不作为价格凭证或合同约定,仅供参考。
准确性:实际价格、时效及服务内容请以易起国际速递工作人员回复协商为准。易起国际速递保留根据国际市场变化、政策法规调整等因素修改服务内容的权利。
法律说明:易起国际速递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读者在使用本文信息不明白时,应自行判断其适用性,必要情况下请联系易起国际速递(
m.jiangshangtech.com)工作人员核实确认,自行解读的情况下请承担相应风险。
特朗普政府的激进关税政策对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亚马逊卖家造成重大冲击: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高达145%,迫使卖家面临涨价或承担巨额进口成本的两难选择,约70%的亚马逊商品来自中国。尽管特朗普对多数国家临时降低关税至10%,但对中国商品维持高关税,同时对欧盟(20%)、墨西哥和加拿大(25%)等盟国也征收异常高的关税。卖家Dusty Kenney等表示,承担关税可能导致破产,而涨价将削弱竞争力;部分卖家尝试将制造业转移至越南、印度等地,但面临基础设施不足和成本翻倍的问题。此外,特朗普政府取消“最低关税豁免”(de minimis,原允许800美元以下订单免税),打击了Temu等直接从中国发货的平台,但短期内加剧了物流压力。亚马逊CEO安迪·雅西称第三方卖家可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亚马逊已通过战略库存采购和供应链多元化应对。
思维导图
特朗普关税对亚马逊卖家的影响
关税政策核心
卖家面临的直接冲击
供应链调整尝试
取消de minimis的影响
打击Temu、Shein等低价平台(2024年处理超13亿笔免税订单)
短期物流混乱(2月临时恢复,4月再次取消,5月2日生效)
亚马逊Haul等平台受冲击,但长期利好本土卖家(减少假货和非法运输)
行业与企业应对
亚马逊:战略库存采购、重新谈判订单条款、供应链多元化
玩具/茶叶等行业:依赖中国供应链(气候/基础设施限制),难以转移
专家观点:不确定性损害商业,亚马逊可能延迟6个月转嫁成本
详细总结
一、特朗普关税政策核心要点
- 税率大幅提升
- 中国商品:关税税率达145%(此前为正常税率,最新政策后飙升),为大萧条以来最高水平。
- 其他国家:临时降至10%,但对欧盟(20%)、墨西哥和加拿大(25%)等盟国维持异常高税率。
- 取消“最低关税豁免”(de minimis)
- 原政策:800美元以下订单免税,2024年处理超13亿笔免税 shipment(2023年为10亿笔)。
- 新政策:2025年4月2日宣布取消,5月2日生效,针对中国卖家通过拆分订单避税的行为。
二、对亚马逊卖家的直接影响
影响维度
|
具体内容
|
案例/数据
|
成本激增
|
进口成本上涨,部分商品成本翻倍或三倍,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卖家面临生存危机。
|
Dusty Kenney:婴儿产品从中国进口,承担关税可能导致破产;Vyper Industrial:美国制造产品成本是进口的8-16倍(350-650美元 vs 40美元以下)。
|
价格与利润
|
两难选择:涨价导致竞争力下降,不涨价则利润暴跌。
|
Kenney:为对抗Temu的3美元仿品,已将6件硅胶勺从9.99美元降至7.99美元,无法继续降价。
|
市场竞争
|
中国卖家通过低价策略(利用de minimis漏洞)挤压美国本土卖家空间。
|
Temu等平台直接发货商品免税,价格仅为美国卖家的1/3~1/2,且存在盗用图片和仿冒问题。
|
三、供应链调整与挑战
- 海外转移尝试
- 方向:越南、印度、墨西哥(过去5年因特朗普第一任期关税已部分转移)。
- 问题:部分工厂仍由中资控制(如玩具行业),且当地基础设施不足(如茶叶种植受气候限制)。
- 美国本土制造
- 优势:避开关税,获得竞争优势(如Vyper Industrial接到大量代工请求)。
- 障碍:成本高(2-3倍)、供应链不完善(Kenney称建厂超出预算和能力)。
四、取消de minimis的双重影响
- 短期冲击
- 2025年2月临时取消后因物流瘫痪(海关和邮局无法处理大量征税)重新恢复,4月再次取消。
- 中国卖家通过拆分订单避税的模式失效,导致Temu、Shein等平台订单量骤减。
- 长期影响
- 利好:减少假货、非法药物(如合成阿片类药物)通过低价包裹进入美国,保护本土卖家(如Kenney)。
- 利空:亚马逊Haul等依赖中国直邮的平台受冲击,消费者面临低价商品减少。
五、企业与行业应对
- 亚马逊策略
- 战略库存采购(提前储备未征税商品)、重新谈判订单条款、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对中国依赖)。
- CEO安迪·雅西:第三方卖家可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但公司会延迟至少6个月再提价(避免短期冲击)。
- 行业差异
- 玩具/电子产品:依赖中国基础设施(如Basic Fun的Tonka卡车),转移至越南后仍依赖中资工厂。
- 农产品/食品:茶叶等受气候限制,无法在美国种植(Zest茶需中国绿茶和印度红茶),被迫涨价。
六、专家观点与未来不确定性
- Dan Ives(Wedbush):亚马逊供应链多元化“已领先”,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是最大风险。
- Jason Goldberg(阳狮集团):亚马逊自有品牌(如Amazon Basics电池)若涨价,可能失去价格优势,消费者转向Duracell等品牌。
- 普遍共识: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反应”,无论输赢,不确定性损害商业信心。
关键问题与答案
1. 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对美国本土亚马逊卖家的具体冲击有哪些?
- 成本与利润:进口成本飙升(如中国商品关税145%),若承担成本可能导致亏损甚至破产;若涨价则面临中国卖家低价竞争(后者通过de minimis漏洞避税,价格仅为1/3)。
- 供应链依赖:约70%的亚马逊商品来自中国,短期内难以转移,美国本土制造因成本高(2-3倍)和基础设施不足难以替代。
- 市场竞争恶化:中国卖家通过仿冒和低价策略挤压市场,如Kenney的婴儿产品图片被盗用,被迫降价仍难以对抗超低价仿品。
2. 取消“最低关税豁免”(de minimis)对中美电商竞争的影响是什么?
- 短期:导致中国直邮平台(如Temu、Shein)订单激增后骤降,2025年2月临时取消时因物流系统崩溃被迫恢复,暴露美国海关处理能力不足。
- 长期:
- 中国平台:失去低价优势(800美元以下订单需缴税),商品价格上涨,竞争力下降。
- 美国卖家:减少仿冒和非法运输风险(如藏毒包裹),但需与亚马逊Haul等平台竞争(后者同样受政策影响)。
- 亚马逊:短期受损(Haul业务),长期受益(减少第三方低价竞争)。
3. 亚马逊及其卖家在应对关税冲击时采取了哪些策略?效果如何?
- 亚马逊策略:
- 提前储备库存(“战略前瞻采购”)、重新谈判订单条款以降低成本、供应链多元化(如向越南、印度转移)。
- 延迟转嫁成本(至少6个月),避免消费者流失,维持价格竞争力。
- 卖家策略:
- 部分转移制造至海外(如William Su在越南设厂,计划去印度),但面临中资工厂依赖和新关税风险(如越南也被加税)。
- 少数本土制造企业受益(如Vyper Industrial接到大量代工请求),但仅限高附加值产品,中小企业难以效仿。
- 效果:短期缓解成本压力,但长期依赖全球供应链的问题未根本解决,政策不确定性仍导致卖家恐慌(如Josianne Boisvert考虑退出美国市场转向欧洲)。
🚀 您可以享受我们低于官方折扣的价格,并且享受更简单运输任何合法产品到任何国家的服务体验!
📝 创建您的免费账户
📞 联系我们
📱 电话:0755-27086826
📲 手机直线:133 10833 190(微信同号)
📧 您还可以通过 QQ、微信、邮箱等联系我们!
📩 点击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以上是关于
特朗普关税实时更新:中美贸易战现实在更广泛的“亚马逊卖家”出现恐慌
的全部内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
特朗普关税实时更新:中美贸易战现实在更广泛的“亚马逊卖家”出现恐慌
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易起国际速递咨询
关键字:
特朗普关税实时更新中美贸易战现实在更广泛的“互惠”暂停中显现